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獲取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獲取共有1221項結果
科技

每天輸入黃金相關新聞,年化收益率就有10%!可以看懂K線圖的「GPTs」,將如何改變投資生態?

你是否想過,人工智慧是否可以成為你在投資決策中的得力助手?是否有一種技術能夠帶來更精準、更高效的投資流程和決策制定?今天,我將帶你揭秘一個革命性的技術——GPTs(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s),它正在投資領域掀起一股智能化的浪潮!

日期:2023-12-04

政治社會

抓到了!中國利用以巴戰爭炒作疑美論,宣稱「美國把台灣推向戰爭」

以巴衝突也成為中國資訊操作的標的。專門研究資訊操作的智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於11月22日發布報告指出,自以巴衝突爆發的第一個月內,中國趁機散播疑美論,宣稱「美國是以巴衝突的元兇、中國站在和平這邊」等,同時藉由戰爭恐懼塑造台灣政府不可靠的形象,製造台灣對民主治理、民主同盟的不信任。

日期:2023-12-01

國際總經

紐約克萊斯勒大廈是他的!房產龍頭Signa破產,摩天樓變爛尾樓…為何會走到末路?歐洲房市剉咧等

今周刊編按: 歐洲房地產巨頭西格納(Signa)旗下擁有紐約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等多個知名地標,破產後成為歐洲房市迄今最大的受害者,後續更可能引發骨牌效應。據悉,除了克萊斯勒大廈之外,Signa也擁有奧地利、瑞士等多個知名建案和百貨商店,包括德國最著名的百貨公司卡迪威(KaDeWe)、頂級連鎖百貨Galeria以及一棟摩天大樓。受到破產因素影響,目前Signa在德國漢堡市一座正在興建的64層Elbtower摩天大樓,施工也因此停止,成為歐洲房地產崩盤以來最大的受害者。

日期:2023-11-30

國際總經

巴菲特回憶第一次見蒙格「他笑到在地上打滾」:世界上像我們這樣的人可不多,我最好跟著他混

2023/11/29編按: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於美東時間週二(11/28)清晨於加州洛杉磯醫院安詳過世,享耆壽99歲,他原本將在明年1/1慶祝100歲生日。「股神」巴菲特在聲明中表示:「沒有查理的靈感、智慧和參與,波克夏不可能達到今天的地位。」

日期:2023-11-29

科技

可調整性高、低功耗 中國已成RISC-V重要玩家 AI推波助瀾 半導體、美國會都在談它

RISC-V架構出現十三年後,近期成為半導體產業熱議話題,業界看好RISC-V有望繼x86、Arm架構後,成為AI領域最新的強力競爭者。

日期:2023-11-29

理財

在公用事業待了30年,他卻能在52歲和妻子攢6千萬淨資產提早退休:父母讓我們唯一繼承的是知識

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遇見自動千萬富翁的時刻。那時我大約25歲,在當地成人教育課程中教投資課,我的一個學生吉姆.麥肯泰爾是當地公用事業的一位中年中階經理人。我們之前沒有聊過太多,直到有天課後他來找我,問說是否能約時間檢視他和他太太的財務狀況。

日期:2023-11-29

台股

以國泰金、合庫金為例!官股配息大方、民營金控獲利好,陳重銘30年存股經驗:教你輕鬆切換兩邊賺

編按:保守的官股金控配息大方,獲利的民營金融則配息保守,兩者之間各有優缺點,你可以選擇官股金控安穩領息,也可以透過民營金控在低點進場賺取資本利得。當然你也可以「乾坤大挪移」,在2種類型之間做切換,來獲取最高的報酬,像是景氣好的時候,民營金控獲利成長高,股價容易大漲;景氣不佳時,官股金控較穩定,股價不容易大跌。

日期:2023-11-28

金融

年輕世代生活焦慮大調查!3大焦慮原因出爐

你的生活快樂嗎?在這個步調緊湊、節奏快速的高壓時代,是否也常常感到情緒焦慮呢?新光金控與大數據時事專家《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合作,透過1,528份有效問卷,針對26歲至40歲的年輕族群進行「焦慮大調查」,從生活中的各個面向深入了不同世代的焦慮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日期:2023-11-24

金融

新光金控x網路溫度計「年輕世代焦慮大調查」 金融博覽會體驗大富翁之旅 掌握戰勝焦慮密技

新光金控在今年首度與知名網路趨勢「網路溫度計」合作「年輕世代生活焦慮大調查」,發現大家平均快樂指數僅5.47分(滿分為10分),而造成大家生活焦慮的前3大原因分別為財務(6.14分)、職涯(6.16分)及健康(5.81分)。由調查結果年輕世代面臨到的三缺困境:缺知識、缺紀律、缺同溫層指標,透過新光金控「金融大富翁」之旅中機會或命運,助你輕鬆擺脫年輕世代生活困境。

日期:2023-11-22

科技

台灣生技產業商業模式再定位 ——兼論生技公司漢達(6620)

半導體業早已是東亞國家競爭之地,而生技產業競爭雖不如半導體激烈,暗地較勁已然成型,日韓在兩產業有舉足輕重的產值與分額,而台灣應思考半導體業若颳逆風,生技業是否有接棒的可能。

日期: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