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相對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相對的共有836項結果
政治社會

輸大選贏國會「逼宮朱立倫戲碼不會發生」!國民黨下任黨魁、總統候選人為何藍營內部認是她?

國民黨在總統選舉落敗,但在國會選舉勝出,席次從上次的38席提高到52席,一躍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國民黨黨內研判,總統敗選是非戰之罪,不會有人要黨主席朱立倫下台,朱應可續掌黨權,不過未來黨魁和下一任總統挑戰者,會是成功翻轉台中立委席次的台中市長盧秀燕。

日期:2024-01-14

職場

領完年終準備離職?40歲後轉職換工作該認清7件事:別掉入「高薪領得多、但領不久」悲慘下場

根據104 獵才「2023 經理人動向大調查」的資料顯示,近7成主管有意轉換工作舞台,而在農曆年轉職潮已具體投入行動的有20%。同時,超過七成的經理人為了培養不同專業、獲取更高薪資及布局第二職涯,準備跨出既有的舒適圈,積極爭取跨界(不同產業、不同職務)發展。

日期:2024-01-10

台股

台股封關兩樣情!全年大漲近27%史上第15大,股民平均每人樂賺逾百萬,當沖客平均一戶賠約24萬

台股在周五(12/29)封關,最高一度來到17945點,距離萬八僅差54點,但隨後又翻至盤下,近午盤指數在平盤附近遊走,終場收在17930.81點,上漲20.44點或0.11%,收21個月新高。台股最後2個月搭著外資認錯行情,指數上漲近2000點,甚至超越香港恒生指數,累計全年大漲逾3800點,漲幅約26.8%,居歷年漲幅第15大, 僅次於1999年全年上漲31.63%。而外資今年來買超金額推上2,600億元之上,已搶先2019年買超紀錄,終結連3年賣超態勢。台股重量級權值股台積電(2330)封關收在593元,今年上漲144.5元,漲幅約32%,市值來到15.37兆元,今年來增加約3.7兆元。封關市值衝上56.8兆元,刷新台股在2021年創下的最高市值56兆元紀錄,相較起台股2022年封關時的市值為44.27兆元,大幅增長約12.56兆元,以證交所公布統計到今年11月底開戶人數資料計算,台股1248萬投資人,平均每位投資人大賺百萬元。除此之外,2023年當沖交易買進金額25.41兆,較2022年成長約1成,雖比不上2021年航運股熱潮創下39兆的佳績,但投資收益從2022年的372億元提升到504億元,不過若扣掉證交稅與手續費後,當沖客仍賠錢。以當沖賣出金額25.46兆元乘以證交稅率0.15%來計算,過去一年當沖投資人繳了約382億元的證交稅,手續費折讓以5折估算,付了約362億元給券商,以投資收益扣掉成本744億元後,等於一整年當沖客賠了239億元、以100,259戶當沖戶來計算,平均一戶賠約24萬。

日期:2023-12-29

政治社會

2份最新民調出爐!史上第3次最難捉摸總統大選,賴蕭配對決侯康配,是小贏4百分點還是大贏11%?

選戰倒數15天,下週三(1/3)凌晨起不可再發布民調數字,台灣民意基金會週五(12/29)公布封關民調,提問如果明天投票,您會投給哪一組?結果顯示20歲以上台灣人,有32.4%支持「賴蕭配」,領先「侯康配」的28.2%超過4.2個百分點,至於「柯盈配」則是24.6%,尚有15%左右民眾未決定要投誰。至於《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第100波民調則是顯示,「賴蕭配」支持度40.2%、「侯康配」以28.7%居次,民眾黨「柯吳配」則為18.4%,與賴蕭配差距拉開達11.5個百分點。

日期:2023-12-29

品味收藏

茶隱于世 翻轉刻板印象 風玥茶研所,台灣陳年烏龍茶三冠王

近年拍賣會場上「台灣老茶」備受高度關注,也使坊間流傳著「藏茶如藏金」一說,但你真的了解何謂老茶嗎?由冠軍職人深度解析,與各位探索台灣陳年烏龍茶奧妙。

日期:2023-12-21

產業趨勢觀察

存股助理第420期︱存股池出口股第4季匯損的估算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第4季以降,升值了0.92元,即2.85%的升值幅度,出口股第四季的匯損問題浮上檯面。我們盤點了存股池出口股的匯損狀況,讓訂閱戶有比較具體的掌握,做好因應準備。

日期:2023-12-20

教育

小六生才拿新iPhone又吵出國玩,絕食逼爸媽「沒錢去借」…教育太失敗?3個父母該知道的事!

父母不斷滿足孩子想要的東西,並不是在幫助他們,反而可能是傷害,有位媽媽就因此感到心力交瘁,她發文表示,先生是產線作業員,她是家庭主婦,薪水只夠維持家用,先前買了iPhone給讀小六的女兒,但孩子生日許願要出國,只因為同學先前連假都有出國,甚至以絕食、自殘威脅,更直言「沒錢可以去借,以後再還」,讓她感到心累。對此,心理師表示,用物質來表現愛,得到的結果往往是被認為理所當然要擁有,認為都是應該的,一旦習慣這樣的模式,當父母無法滿足需求時,就變成父母的不對了。

日期:2023-11-25

國際總經

你也是能源貧窮族群?租頂加、住地下室,還要繳一度5元電費...原來台灣也有氣候難民!

住在採光佳、通風好的房子,還能用上節電效益好的新家電,對窮人來說奢侈,無疑是難以擁有的權益。住不起、用不起看起來是社會議題,但其實與淨零、能源息息相關。

日期:2023-11-24

房地產

「我每月收入都3、40萬左右,要貸款幾百萬應該沒難度吧?」房貸想拿到好成數,地政士想提醒幾件事

大部分的銀行都喜歡薪資固定,任職於百大企業或公務人員等這類收入明確的客戶。那如果買方是現金收入怎麼辦?例如:現在很流行的網拍、網購,或是市場擺地攤的,甚至是臉書直播主、優土伯實況主等,這時候就必須確認客戶的收入有沒有存到銀行裡?存進去後每個月有多少盈餘在戶頭?我遇過很多客戶喜歡膨風,講得很水氣(台語),一邊嘴歪臉斜,一邊用鄙夷的眼神跟我說:「我每個月收入都30幾、40萬左右,要貸款幾百萬應該沒難度吧?!」

日期:2023-11-23

理財

明星分析師如何年花4% 還兼顧投資績效、生活品質? 楊應超實戰4%法則退休心路

(今周刊1405)「很多人憑感覺做事,這是很危險的;我們分析師喜歡以數字為準,有科學、有數字,算出來我才會安心。」前知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這麼說。

日期: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