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示警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示警共有871項結果
國際總經

美元、美債與麥卡錫

美國史上首次眾議院議長被罷免,金融市場首當其衝的是美元走高,美債殖利率衝高,股市回檔。接下來國會仍將陷入混亂,不過,金融市場最終會回到基本面的軌道。

日期:2023-10-11

生活消費

美國現場》大火衝擊年逾五兆產值,加州酒鄉如何迎戰氣候變遷? 直擊全球第四大產區的永續行動

加州近年連續遭逢乾旱、野火⋯⋯等天災,重創葡萄酒產業,這個是全球葡萄酒第四大產區,要如何透過永續計畫,延續產業命脈?

日期:2023-10-11

政治社會

台灣奧斯陸自由論壇/「小孩餓死、街上到處死人像末日」曾是南美最富國…委內瑞拉社運人士:景象比噩夢更嚇人

是否曾覺得「人權」是很遙不可及的概念?其實「人權」的概念比我們想的更接近生活。人權基金會(Human Rights Foundation;HRF)將於10/18(三)第4度來台舉辦第15屆奧斯陸自由論壇(Oslo Freedom Forum)。這次主題是「慶祝團結力」,希望彰顯台灣在人權領域的獨立性。過去15年來,人權基金會致力於團結全球人權捍衛者,連結各地社群並提供指引支持,每位論壇演講者的旅程都是全球反對暴政運動的一環,共同拼貼成相互交織的壯闊圖像。今周刊於奧斯陸自由論壇舉辦前,專文介紹這些全球最勇敢的異議人士與人權捍衛者,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大家站在同一陣線,共同挑戰世界各地的威權政府。-----------------------------------古斯塔夫.托瓦爾.阿羅約(Gustavo Tovar-Arroyo)來自委內瑞拉,是一位電影製片人、作家、詩人、律師與非暴力人權社會運動人士。他同時也是人權與自由基金會(Fundación Humano y Libre)創辦人,人權與自由基金會致力於提倡美洲地區的民主制度與民眾個人自由。

日期:2023-10-11

政治社會

全台平均屋齡33年,奪命「磁磚雨」10年後未改善!專家嚴肅示警:台灣外牆問題已到全面爆發時候

隨著全台建築物普遍「老化」,近十年外牆剝落事故頻繁,釀多起死傷悲劇。在危機步步進逼的關鍵之際,政府如何完善並落實相關法規,輔導民眾維護外牆?

日期:2023-10-11

政治社會

國慶前一日,中對台貿易調查延至總統大選前…《經濟學人》去年示警:不宜低估北京暴力控制台灣決心

編案:就在10月10日國慶日前一天,中國商務部發表聲明,對台貿易璧壘調查延長3個月至2024年1月12日,也就是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天;另一方面,中國「攻擊2型」無人機在數天前首度現蹤台灣防空識別區,中國同步持續對台施壓與拉升台海爆發衝突的可能性。回顧一年前,英國《經濟學人》在2022年10月10日就曾以「中國有令人膽寒的治台計畫」為題,提醒國際北京野心不容低估,示警台灣無痛選項不多。

日期:2023-10-09

國際總經

眼睜睜目睹香港的崩壞...最了解台灣的記者野島剛:兩岸不可能透過經濟、對話解決問題!

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向來是「剪不斷、理還亂」的話題,被譽為「最了解台灣的日本人」的獨立記者野島剛,從台灣、香港兩地,解讀中國對台灣的執念。

日期:2023-10-06

政治社會

執業率僅六成、離職率創新高、大夜班一人顧30位病患 「三班護病比」入法 能解護理師荒?

護理師人力荒沉痾難解,疫情後更大爆出走潮,延燒影響到醫療量能,政府盼透過砸錢補助、三班護病比入法留才,但為何護理師質疑規畫不恰當?

日期:2023-10-04

保險

「魔王」新制ICS將上路,牽動35兆資金運用 壽險大挑戰

(今周刊1398)一個規範「大到不能倒的保險」的監理規定,美國為什麼不願意採用?因為新規範的衝擊影響不只是保險公司,保戶可以選擇的商品也會改變。面對新規定,為什麼壽險業個個繃緊神經?先天不良的台灣壽險業,究竟需要哪些配套和在地化措施,才能完成接軌國際的挑戰?

日期:2023-10-04

傳產

中鋼苦吞連9黑、外資投信聯手賣!買在40元虧快4成要攤平?「套10年不如去換這2檔ETF」

中秋節前,中鋼董事長翁朝棟的1封內部信,直指中鋼恐遭遇建廠以來最大挑戰,全體必須戰戰兢兢,原因就在於中國基建停滯、少子化也讓建築業面臨可能的百年崩盤危機,讓120萬小股東不禁要問,中鋼還能抱嗎?是要繼續往下買,還是換股比較好?不敗教主陳重銘說,如果你發現已經陷在坑底,就不要再挖了,「時間也是你的重要成本」!

日期:2023-10-03

國際總經

南韓赴中新設企業低於對日投資,33年首見!為何連莫比爾斯都喊「在中國投資要非常、非常小心」?

中國經濟狀況不妙,加上對於資金控制、社會管控趨緊,連新興市場教父連莫比爾斯在年初都疾呼「在中國投資要非常非常小心」,觀察今年上半年,外資在中國投資已急劇減少,其中,南韓在中國新設立的法人企業數量,甚至低於在日本的數量,這是33年來首見。

日期: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