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非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非核共有318項結果
公投專區

公投說明會》鍾沛君以「尿不準嫌馬桶歪」轟中選會無能 莊瑞雄諷國民黨雙標、沒為公投做過什麼

包括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建等四大公投案,將於12月18日進行投票,中選會針對四項公投案規劃意見發表會,今(24)日上午,公投綁大選(第19案)第三場意見發表會登場。由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擔任正面代表人,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則為反方代表人。兩人針對公投綁大選言詞交鋒,鍾沛君在說明會開始時,就先以中選會發出公文,寫錯自己名字一事,炮轟中選會無能,在無能的背後是民進黨的執政無法;而莊瑞雄則批評,國民黨過去視公投為洪水猛獸,沒為公投做過什麼,在2004年連戰、宋楚瑜敗選、2018年丁守中選台北市長失利,他們都將錯怪在「公投綁大選」上,提起選舉無效之訴。

日期:2021-11-24

政治社會

公投倒數計時!盤點4大關鍵提問 讓你一次看懂三接爭議到底在吵什麼?

決戰12月18日,「4大公投」投票日剩下不到1個月,正、反方展開大辯論,互不相讓。4大提案中,包括是否同意重啟核四(位於新北貢寮的龍門核能發電廠)、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桃園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下簡稱三接)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這兩案,牽動台灣「減煤增氣」、「非核家園」的能源轉型路線是否還能持續走下去。涉及供電、減空汙、生態保護等層面的三接,從連署、成案,不同主張持續交鋒、爭吵不斷,公投若過,目前已施工近3年的三接要停工遷離,更是一場影響台灣能源轉型成敗的關鍵戰役。想像一下,當台灣不要核電、不要燃煤造成空汙、要持續減碳,要綠電、天然氣等能源轉型,也要台積電、台商回流等經濟發展,又期待供電穩定、不缺電,同時還能顧及環境生態……,怎麼可能做到?這是正反雙方交鋒的火線時刻,也是全民價值選擇的關鍵時刻,這時,沒有人是局外人,取捨絕對是必要的。

日期:2021-11-24

公投專區

藻礁公投電視說明會》昔環團盟友針鋒相對 台灣能源轉型途徑成攻防焦點

重啟核四、反美豬、公投綁大選以及三接遷建四大公投案,即將在12月18日進行投票,中選會規劃第二場意見發表會今日上午登場,上午聚焦三接遷建(第20案)。電視說明會正反雙方代表中赫見「環團對環團」,由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對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昔日老戰友如今針對能源轉型策略判斷針鋒相對。

日期:2021-11-18

政治社會

公投電視辯論會各陣營到底吵什麼? 四大議題懶人包一次看懂

重啟核四、反美豬、公投綁大選以及三接遷建四大公投案,即將在12月18日上午8點起至下午4點進行投票,各大陣營為宣揚理念走上街頭、座談宣講,展開激烈攻防。為讓台灣民眾得到充分資訊、理性決策,中選會規劃四項公投案各辦理5場意見發表會、共計20場,第一場將在明日下午舉行於華視舉行,依照公投提案順序,當天登場順序依序為:重啟核四、反美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建。各方陣營定調正面對決,反方代表由部會首長親上火線說明政策,包含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內政部次長陳宗彥、經濟部政次曾文生;至於正方,除公投發起人外,也有前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立委林為洲,大咖對決、說明會增添不少火藥味。本文整理四大公投案的各方立場供讀者參考。

日期:2021-11-12

傳產

台灣太鬼島?從法國的觀點看:大潤發、家樂福...為什麼法商爭相出逃台灣市場

近來在台灣的零售市場,爆炸性的新聞頻頻:先是法商歐尚把手上台灣大潤發的股份出售給全聯;接下來又傳出法商家樂福計劃出售台灣事業,吸引了包括合作股東統一、遠東集團、Momo以及數家私募基金的興趣。不少網友紛紛哀號,到底台灣的零售市場出了什麼問題,要讓外商接二連三的撤離呢?

日期:2021-11-08

傳產

新能源論壇》再生能源丑角變主角!推動離岸風電、打造風電國家隊,有這三層重要意義

隨著第三階段離岸風電區塊開發即將啟動,本土業者及供應鏈崛起,新的綠電護國神山即將在台灣成行,《今周刊》今(18)日以「風起台灣」為主題,舉辦第五屆新能源國際論壇,希望可以深度探討台灣的綠色經濟發展之路,同時引領台灣邁向更妥善的能源選擇。

日期:2021-10-18

焦點新聞

專訪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三接外推如何顧供電、護藻礁?6大關鍵QA一次說清楚

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園區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興建計畫,遭環團指控破壞當地藻礁生態,將於12月18日舉行「珍愛藻礁」公投,盼中油另尋替代方案;即使中油、經濟部一再澄清,並於今年5月提出「再外推方案」,依舊無法和環團取得共識。

日期:2021-09-24

科技

實現淨零碳排:臺灣能源轉型新解方

臺灣98%能源靠進口,卻是全球人均用電第11名。我們不能無節制的增加用電,而是引進電力承載順序,從節約能源、需量反應到分散式再生能源,創造經濟與減碳雙贏,打造綠色永續臺灣!

日期:2021-09-16

政治社會

美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辯論:對台海的影響

上期的華府評論中提及中國對「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辯論,但中國不是唯一一個爭論的國家,美國也辯論「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眾議員史密斯(Adam Smith)與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在2019提出了「不首先使用核武」的立法提案。

日期:2021-08-30

政治社會

中國軍評片揚言干預台海就核戰日本!胡亂咆哮背後是否有官方指點?

中國軍事評論網站《六軍韜略》在 7 月 11 日上傳駭人聽聞的影片,威脅日本倘若協防台灣,中共將會放棄自己的核武不率先使用(No first use, NFU)政策,對日本「連續用核彈直到日本第二次無條件投降」。四天後,影片由寶雞政法(中共寶雞市委政法委員會)之西瓜視頻官方帳號以及若干中共官員轉貼分享,而該影片的點閱率破上百萬人次後,原影片和延長版反而全數下架。

日期: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