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資通訊產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資通訊產業共有178項結果
全球股市

長榮海運曾1季大賺超過1億…貨櫃、散裝航運成殺戮戰場...謝金河曝「這件事」是景氣觸底訊號

山高谷更深:航運運價止跌是景氣觸底訊號!從20年22年,疫情擴散全球,造成很多產業巨創,也帶給很多產業空前機遇,像腳踏車,高爾夫球頭,半導體,資通訊產業都是贏家,尤其是貨櫃航運,一年賺到的錢是歷年加起來的總額,這其中又以長榮海運最具代表性,去年前三季,每一季都大賺超過1000億元。

日期:2023-02-16

傳產

雷虎股價飆4倍、經緯航太申請上市,看見無人機產業希望…謝金河:台灣軍工產業再創新局

打造台灣無人機產業聚落去年國慶活動,行政院長蘇貞昌對於廠商使用中國大陸零組件感到震怒,並要求調查懲處,一時之間,台灣的無人機產業實力到底是強?是弱?引來大家高度關注。

日期:2023-02-09

傳產

「重電」大軍升火待發!中興電EPS翻倍、士電、華城股價飆升…謝金河:台灣產業正默默蛻變

2023年,每個產業的位置都不同,像筆電,資通訊產業,半導體等都面臨嚴峻的去化庫存壓力,巨大等自行車產業要求供應商延票,但今年全球的軍工產業一定沒有庫存壓力,台灣今年產業最明朗的是種電產業,不管是風力發電,太陽能,到所有輸配電的產業,今年可能在全台電力建置下,成為最亮眼的產業。

日期:2023-02-02

政治社會

「台版晶片法」三讀過關,研發費25%可抵營業稅!影響產業有多深?一文看懂除台積電還有誰受惠

立法院會周六(1/7)三讀通過有「台版晶片法案」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及第72條修正草案,未來半導體、5G、電動車等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研發費用的25%以及購置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等支出的5%,皆可抵減當年營所稅。條文施行期間,自民國112年1月1日起至118年12月31日止。 重點說明如下:一、適用對象不限產業別,只要在國內進行技術創新且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之公司,符合適用要件者均得申請適用。二、適用要件包含當年度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且有效稅率達一定比率,即112年度有效稅率應達12%、113年度起應達15%,但113年得審酌國際間施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情形,報請行政院調整為12%,以給予我國產業緩衝期。三、符合適用要件者,得享有前瞻創新研發投資抵減,當年度抵減率為25%;購置用於先進製程之設備投資抵減(金額亦須達一定規模),當年度抵減率為5%,支出金額無上限。二者合計的抵減稅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所稅額50%。四、施行期間為自112年1月1日至118年12月31日止。相關適用企業以及名詞定義,經濟部將與同財政部協力,於6個月內完成。

日期:2023-01-07

政治社會

元旦談話/還稅於民「有人想皆大歡喜」,總統:3方向規劃 超徵不普發現金了?一句話曝端倪

蔡英文總統今天早上在總統府發表元旦談話,她說,近來中國大陸疫情升溫,只要有需要,基於人道關懷的立場,我方願意提供必要的協助,幫助更多人走出疫情,有個健康而平安的新年。她也呼籲北京當局,台海的和平穩定,是區域內各方的共同責任,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期待。

日期:2023-01-01

國際總經

巨大掀「庫存壓力鍋」,電子五哥存貨數更驚人…台積電恐藏危機?謝金河:憑2實力全球無人可及

雪落下的聲音:庫存的壓力。這兩天,經濟日報頭版出現一則新聞,上面寫著:上市櫃公司警訊:庫存衝7.7兆元,去年的第三季庫存是6.43兆元,這等於是一年內存貨上升1.28兆元,巨大率先揭開庫存水位上升的序幕。

日期:2022-12-23

產業個股追蹤報告

【麥克連】20221218產業個股追蹤:Sell side券商2023年盤勢看法彙整,先蹲後跳的金兔年?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2-18

傳產

併德商讓它奪三獎 線束大廠曝戰術轉折 貿聯老董「髮夾彎策略」打贏併購戰!

併購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呢?老牌特斯拉概念股的貿聯,因為併購,不僅挺進最難切入的半導體市場,更擴大了在歐洲的製造產能。

日期:2022-12-14

科技

「以為會做天線,就能出貨給SpaceX」…台灣太空產業不輸韓國,獨缺最後這塊關鍵拼圖

2023年,國家太空中心升格行政法人後,首要之務就是籌辦台灣首家民營衛星系統整合公司,補齊太空供應鏈最後一塊拼圖,可望帶動產業戰力大升級。

日期:2022-11-29

科技

創新智匯 永續未來

氣候變遷威脅加劇,野火旱澇齊發,越是挑戰,越要創新,匯聚跨領域才智,工研院第十一屆院士,用創新寫下淨零願景,以遠見預視永續未來。

日期: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