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伊波拉背後的道德爭議

伊波拉背後的道德爭議

2014-11-06 16:23

台灣不致受到伊波拉的威脅,主要是我們擁有機場控制系統的優勢,但更應與來自西方國家的醫護人員,共同站在對抗伊波拉的最前線。

曾經只在黑色非洲最深遠角落中流行的伊波拉(Ebola)病毒,如今卻經由國際航空旅客的散播,而深入已開發世界。伊波拉來勢洶洶,西方國家急忙推出應急政策,也引發新的道德議題。

 

首先,是如何處理自賴比瑞亞、獅子山及幾內亞等非洲疫情前線返家的病患和醫護人員。禁止返國醫護人員旅行並強迫隔離,是情緒對應理智的拉扯。數百年來的經驗顯示,防止致命性傳染病大爆發的最好方式,是控管疾病源頭。伊波拉在非洲造成極高致命率及傳染率的原因,醫護人員的經驗不足更甚於病毒本身。再者,伊波拉的死亡率接近五○%,而非媒體所報導的近七成,且年紀愈大死亡率愈高。

 

在美國,有八人染病一人不治,死亡原因很可能是醫院的經驗不足,還讓已出現徵兆的病患回家。證據顯示,病患若在整個病程中補充適當水分,可大幅提高存活率;換言之,伊波拉的致死率和傳染率,可能不比SARS來得高。

 

那些自願至非洲疫區提供適當醫療的健康醫護人員,應被視為保衛自己家園的英雄,也是保護這個世界,避免傳染病更進一步擴散的英雄。在他們並無任何症狀下便強制隔離,是自我危害的魯莽行徑。

 

另一個涉及道德的難題,是新藥和疫苗的核准與開發過程。

 

我無法理解,為何政府可以人道主義為理由,跳過正常臨床試驗過程,急於讓伊波拉疫苗進入市場;同時間,卻要求製藥公司仍須花費平均十年、耗資五十億美元,來發展對抗癌症、其他致命性或重大疾病的新藥,而這些疾病所影響的人數和死亡率,遠遠超過伊波拉的危害。

 

目前新藥開發和臨床試驗的標準,是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在六○年代修正。然而,在當前超級電腦、基因組合及大數據時代,肯定會有一個比今日使用昂貴耗時的方法,更好、更快、更正確的作法,來確認藥品的功效和毒性。政府應該用創造性的思考方式,將新藥或更便宜的學名品引進市場,才能嘉惠我們的子子孫孫。

 

台灣不致受到伊波拉的威脅,主要是我們和許多亞洲國家擁有機場控制系統的優勢,這是SARS時期建立的,有助於篩選出潛在具傳染性的旅客。

 

諷刺的是,我們能置身事外,也是我們與外界隔絕所致。如果台灣要好好宣傳優越的健保系統,並昭告全世界,台灣應擁有世界衛生組織(WHO),甚至聯合國會員資格,就應該更積極主動,與其他來自西方國家的無私醫護人員,共同站在對抗伊波拉的最前線。

延伸閱讀

IKEA暢銷瑞典肉丸哪來的?業者自揭恐怖公告 提醒消費者「小心別逛IKEA迷路喔」嚇壞1.8萬人

2023-09-04

黃仁勳來台高喊「台灣是國家」,國台辦18天後終於說話:希望他好好補課…中國有多需要輝達晶片?

2024-06-12

凍漲26年,北市動物園門票要調了!全票60漲到100元 最快明年2月實施,優惠、免費對象一次看

2023-09-06

「這群人」明年停更,身為團員他事前不知情...展瑞揭兄弟拆夥內幕:我沒辦法跟他一起生活

2023-09-05

「戶籍高雄,公司在台北」放颱風假可以不上班嗎?新人一早請假主管傻眼 勞動部規定這麼說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