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英國脫歐意味更多的QE

英國脫歐意味更多的QE

2016-07-07 10:40

英國脫歐,對全球增長構成不確定性,英國及歐洲央行勢將加大QE力道;美國升息時間點大幅延後;至於中國,為了刺激經濟,也找到放水的理由。

英國脫歐(Brexit)帶來的短期衝擊,似乎不算太大。因為市場的槓桿不高,沽空量不大,儘管英鎊大跌、股市爆挫兩天,沒有哪類風險資產價格出現斷崖式崩盤。但這不意味著英國脫歐的影響不大,只是其傳導機制不同。

英國脫歐主要衝擊英國和歐洲的實體經濟,對全球增長影響應該大過對市場衝擊。脫歐後,部分金融功能須搬回歐洲大陸。歐元結算中心必須移出倫敦,由於監管原因,保險、基金、信用卡等行業都要將歐洲部分業務移至歐陸,這對倫敦金融中心衝擊甚大,而金融業是英國最具全球競爭力的行業之一。

英國甚至將面臨投資停滯局面。商業機構恐暫停投資計畫,直至脫歐細節出爐、英鎊跌定。英國政府群龍無首、拖延申請退出的談判,只會加深不確定性,更令商業投資卻步。瑞信預測下半年英國經濟進入衰退,明年也不景氣。

歐洲經濟未必直接滑入衰退,但原本薄弱的增長勢頭更難維繫。英格蘭銀行和歐洲央行均有較高的機會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QE)。英國應該會降息,歐洲的負利率已難以為繼,但是擴大購買資產規模、增加購買資產的種類,應該是歐洲央行政策的方向。如果歐洲加大QE力度,歐元匯率持續下挫,相信日本銀行不會坐視不理。

英國公投結果,已將聯準會的升息時間點大幅推後。英國的經濟衰退和歐洲潛在的公投熱,給聯準會一個很好的理由多看少動。筆者認為美國下一次升息是明年五月的事情,如果屆時就業增長出現鈍化趨勢,則公開市場委員會樂得結束本週期的升息活動。

中國經濟仍處在下行週期,第一季度的巨額信貸擴張,只給經濟帶來一個月的好景。為維持增長的基本穩定,估計今年下半年還需要刺激政策,中國央行還需要放水。

英國脫歐不僅將英國經濟推向衰退,對全球增長也構成不確定性,而且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持續若干年。各國央行趁機再次放水的機會頗高,世界上已經有破紀錄的十四兆美元國債呈負利率狀態,不過筆者相信,QE還會加碼。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中國太陽能發電,高歌猛進

2023-06-07

美非農就業人數意外大增,Fed升息陷入掙扎…經濟數據有點難堪,陶冬預測「這時」就會出手

2023-06-04

美國通膨再現!5月PCE增推升Fed升息機率,人民幣震盪走低…陶冬:貶值非壞事,可助打破通縮

2023-05-28

五一長假,消費強還是弱?

2023-05-24

日股創新高,日本步出經濟衰退,能重回昔日榮光?陶冬解析復甦關鍵

2023-05-21

中國冰火兩重天、美債上限還在爭執,市場擔憂升溫!陶冬:這是場「比誰先眨眼」的遊戲

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