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假想穿越來自2030年

假想穿越來自2030年

2021-03-17 10:36

美國的債務貨幣化、各國央行正視主權數位貨幣的可能、漲破6萬美元的比特幣⋯⋯
若從10年後回望此時,我們會如何評價這一切?

回顧二○一九至二一年,史稱「貨幣之亂」的那段期間,而今二○三○年的數位貨幣橫行、主權數位貨幣與私營跨國數位貨幣之間的生死較量現象,來龍去脈也就都明白了。

 

美國的「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是一家由華爾街私人銀行大亨經營的企業這一事實,二二年間普遍為「千禧年世代」(Millennials)知曉。新世代對「聯準會」真實角色的質疑,也傳導至對所有國家「央行」角色的懷疑。因而,我們可稱二二至三○年為「金融公信力崩塌期」,人們以種種破壞性投資挑戰之前的金融秩序,這也解釋了各國央行窘境的大背景。

 

回頭看,固然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在二二年依然具有準政府的外衣,但其組成的十幾家私有大銀行股東,與歐洲、日本、中國政壇、跨國巨型企業之間的錯綜複雜利益瓜葛,導致聯準會左右為難。加上當年全球大瘟疫對經濟衝擊的起伏,利率提升不對、下降也不對;協助財政部的債務貨幣化遭市場痛批,但降低債務槓桿又遭政客痛批,兩面不是人。中小型金融機構和散戶整體陷入了迷惑、恐懼。但令人意外的是,投資者的迷惑和恐懼,竟然在各國央行無底線超發貨幣的刺激下,轉換成了另一種看似矛盾的動力——貪婪。

 

是年,貨幣水漫金山、恐懼與貪婪齊飛,引發出了各界無能解釋的各種金融異象。經濟學界,沒有任何一派拿得出有效的政策,落入「頭痛醫嘴、腳痛也醫嘴」的只剩一張嘴的處境。

 

困境之下,各國政府受到當年比特幣上衝六萬美元之刺激,憤然反比特幣的「去中心化」之道,轉向所謂的「主權數位貨幣」,以為貨幣只要被政治權力進一步中心化之後,就能控制流通性的亂套。

延伸閱讀

全球疫情下  台灣的得與失
全球疫情下 台灣的得與失

2021-03-03

世界重開機之後的台灣
世界重開機之後的台灣

2021-02-08

地球減資 貨幣重開機
地球減資 貨幣重開機

2021-01-27

「借名片」的列車啟動了!
「借名片」的列車啟動了!

2021-01-13

從「權本主義」看馬雲事件
從「權本主義」看馬雲事件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