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新鮭魚返鄉?

新鮭魚返鄉?

2013-02-21 13:56

製造業回流,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日本嚴格的移民政策卻造成反效果。台灣與日本狀況類似,製造業要重返光榮比較難。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新版國情咨文提到,製造業回流,為美國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另一個美國新聞,該國總統將對非法移民大赦,可申請臨時居留權,估計將有一千一百萬人受惠。

開工廠需要的土地與資金都不缺,可是人呢?願意工作的勞工在哪?以前跨國公司把廠設在美、墨邊境,透過自由貿易區協定,解決這個困境。現在更直接,在內地也可以有足夠的勞動力供應。只要經營環境改善,廠商投資意願提高,就會有就業機會。

對照組是日本,安倍首相上台前,就以降日圓匯率當成拚經濟的重要手段。證券市場非常捧場,東京股市漲勢一波波,但就是沒看到有哪個指標廠商宣布要設廠的。

有個數字說,二○一二年年底,日本的製造業從業人口是九百九十八萬人,約為一九九二年巔峰時期一千六百多萬人的六折。日圓貶、日股漲,沒辦法扭轉趨勢啊。

日本的移民政策在先進國家裡是最嚴的,對比美國三不五時就來個特赦,每年都有固定名額吸收來自各地新移民,應該是對本地勞工就業保護最嚴密的,但結果就業機會卻沒成長。

事實上,日本的企業競爭力不完全隨著日本國力而衰退。跟台灣一樣,有能力的跨出國門,日本的裁員風潮不表示產業實力的衰退。

舉例來說,日本曾經世界第一的造船業,先被韓國超過,然後又被中國打趴。但是日本造船業移師菲律賓,本國的造船噸數下降,在菲律賓的產出卻每年提高,菲律賓已經是世界第四大造船國。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泰國。前年泰國大水,影響到全球個人電腦的出貨,因為必備的硬碟機,主要生產基地是日本在泰國的工廠,大水沖斷這關鍵零件的供應。就算台廠在中國有百萬組裝大軍待命,但缺了硬碟,就無法出貨。日本是泰國最大的外資,投資額超過外來投資的五成。以前主力是汽車業,現在已經擴及到各個產業。

這種跨國營運模式並不是日本人發明的,荷蘭飛利浦、德國福斯、美國IBM,甚至台積電,這些藍籌股的獲利,早就與母國的景氣循環脫鉤了。

過去幾年總體經濟動盪不安,可是主要市場的股價指數表現很穩定,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已經連漲四年,好像金融海嘯沒發生過一樣。因為占指數權重大的公司,營收來自四面八方,美國賺不到錢,到亞洲、非洲去賺,一樣很滋潤。

綜上所述,美國今年景氣會很好,失業率會降,美元會強,但是股市已經走多太久,反而空間有限;日本讓大家有期望,但是內需沒起色,在某個時刻會讓大家失望,沒追高的意義。

台灣產業一向是從日本進口零件,組裝後再出口。今年的形勢對台灣出口產業最有利,成本的日圓貶值,收入的美元升值,換成台幣就是毛利提高。

可是要小心,台灣的移民政策和日本一樣,所以台灣製造業要重返光榮比較難。

延伸閱讀

車市大爆發!LEXUS三大車系熱銷,MG、BMW助攻...和泰車、中華車,這車廠單月營收寫新高

2024-02-16

引進MG太成功!中華車產能近滿載,全年銷量目標6.6萬台:不排除再引進多元品牌

2024-04-18

裕隆法說/2.5萬人預購,納智捷n7真正訂單數揭曉!中華車獲利新高,明年再引進轎車款MG

2023-11-17

裕隆70週年!嚴陳莉蓮偕一雙兒女出席:這些年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敢忘公婆造車理念

2023-08-02

裕隆法說/納智捷n7賣贏特斯拉,第2波預訂時程曝光 第2輛國產電車MG4來了!中華車:定價會有「競爭力」

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