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精選書摘

文章列表 2709筆,顯示第101頁/104頁

讓孩子一輩子不缺錢!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5個問題打造基礎金錢觀

讓孩子一輩子不缺錢!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5個問題打造基礎金錢觀

在與孩子談論理財時,請務必提及「時間」的重要性。孩子未來還有10年、20年、30年要走,這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六人行》謬誤:誤以為陌生人的情緒跟影集演得一樣「透明」易懂

《六人行》謬誤:誤以為陌生人的情緒跟影集演得一樣「透明」易懂

《六人行》(Friends)影集到第五季時,已很顯然將變成歷來最成功的電視劇之一。它是最早期的精彩「玩伴喜劇」(hang-out comedies)之一。六個朋友—莫妮卡、瑞秋、菲比、喬伊、錢德勒和羅斯──住在混亂的曼哈頓鬧區,相戀和分手,調情和打鬧,但大多數時候只是沒完沒了的歡鬧地談話。

腰間纏著5萬元,老婦卻寧願路邊乞討!錢如果藏起來不花,那就只是張紙

腰間纏著5萬元,老婦卻寧願路邊乞討!錢如果藏起來不花,那就只是張紙

「如果一個有錢人對自己的財富感到驕傲,直到我們搞清楚他如何使用錢財之前,他都不該受到讚賞。」 —蘇格拉底

陳時中的妻子看似平凡音樂老師,其實家世顯赫,祖父創辦高醫!大學同學揭底「陳時中戀愛史」

陳時中的妻子看似平凡音樂老師,其實家世顯赫,祖父創辦高醫!大學同學揭底「陳時中戀愛史」

20200622編按:資深媒體人黃光芹,集其30年的調查採訪功力,完成最新著作《戰疫:鐵人部長陳時中與台灣抗疫英雄們》,她以抒情的筆調,紀錄這次武漢肺炎,台灣如何寫下這一頁波瀾壯闊的戰疫史,並獨家解構陳時中與夫人孫琬玲的家世背景、首度曝光陳時中醫師兒的現況。

退休老師20年存千張股票,年領200萬股利!他歷經4次股災領悟:一張不賣,奇蹟自來

退休老師20年存千張股票,年領200萬股利!他歷經4次股災領悟:一張不賣,奇蹟自來

45歲以前,完全不懂投資的高師範工業科技教師謝士英,2000年,受到《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和傻瓜投資法的啟發,才開始學投資。 45歲那年,謝老師立志50歲破千萬,第一年以220萬元本金投資,第二年變440萬元,第三年變880萬元,三年半就變1,000萬元,不到5年的時間,就提早實現目標。這麼厲害,他是怎麼辦到的? 謝老師立志學投資後,開始鑽研傻瓜投資法,他發現,這種懶人、不動腦的投資法,就是源自於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也從中淬鍊出自己的一套存股成功法「咖啡園存股法」。 一般人買股票就像買咖啡樹,等咖啡樹漲價就賣掉,賺價差。而存股就是種植咖啡樹後,好好照料、呵護,等咖啡樹結果,生產咖啡豆,再把賣出咖啡豆的錢買另外兩棵咖啡樹,久而久之,咖啡園的咖啡樹就越來越多,多到有一天咖啡喝不完也賣不完。

每年從股海撈金百萬!53歲大叔自創「三好一公道」選股術,打敗大盤年賺20%

每年從股海撈金百萬!53歲大叔自創「三好一公道」選股術,打敗大盤年賺20%

在股市打滾多年,走過許多冤枉路,讓我領悟到投資還是簡單比複雜好,長期比短期好,少做比多做好。後來逐漸以價值投資為重心,並師法全世界最偉大的投資家—華倫.巴菲特,將股神的投資哲學奉為圭臬。從此我由人生賭徒轉變成巴菲特信徒,並打算將巴菲特投資法練一萬次。

年輕時翹課、打撞球...陳時中給畢業生的一句話:即使像我成績不好,只要努力,也有社會價值

年輕時翹課、打撞球...陳時中給畢業生的一句話:即使像我成績不好,只要努力,也有社會價值

陳時中承認,他當時不怎麼用功,直到畢業前,台大的一位高中同學寫信給他, 一語驚醒夢中人:「你要拿什麼面對橫亙在自己未來三分之二的人生?」

癌症、中風、心臟病...竟都跟它有關?台大環醫權威告訴你:為何我家絕不用「不沾鍋」

癌症、中風、心臟病...竟都跟它有關?台大環醫權威告訴你:為何我家絕不用「不沾鍋」

我對這些衣服鍋子材質中的全氟碳化物特別警覺,因為長期研究的科學證據使我深深知道,它們其實並不完美。

會賺嗎?為什麼明明是便宜的「吃到飽」,卻可以提供高級的食材?

會賺嗎?為什麼明明是便宜的「吃到飽」,卻可以提供高級的食材?

最近的吃到飽餐廳似乎都開始提供跟價格相比,品質更高檔的食材。為什麼吃到飽餐廳能提供高價食材呢?

冷氣吹整晚,選「舒眠模式」更省電!達人傳授6招:夏天開冷氣也不傷荷包

冷氣吹整晚,選「舒眠模式」更省電!達人傳授6招:夏天開冷氣也不傷荷包

在日頭赤炎炎的酷夏,冷氣無疑是救贖!手握遙控器,心中浮現OS:「好熱!我要瞬間涼爽!」於是,冷氣溫度設定無限下修,一路從30℃調到20℃!如果以上正是你的寫照,那麼請快快改掉這壞習慣。

平平都賺100萬,怎麼我卻得多繳20萬?前台積電財務高管教你:有錢人如何合法節稅

平平都賺100萬,怎麼我卻得多繳20萬?前台積電財務高管教你:有錢人如何合法節稅

兩個人賺的錢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一個是開「公司」,另一個是「個人」。到底他們要繳的稅有什麼差別呢?

明明只要40萬卻報54萬!親舅舅幫外甥找裝潢工人,竟抬價收回扣:自己人有時比外人更狠

明明只要40萬卻報54萬!親舅舅幫外甥找裝潢工人,竟抬價收回扣:自己人有時比外人更狠

某日,又接到吳先生的通知,說在東區有個新案場頗大,希望我在什麼時候去丈量與報價。只是這次有些不同,吳先生在電話中告知,這次報價除了我的費用,另外再幫他加個5成利潤(5成利潤……天啊!),因為業主也會在場,所以希望我不要說溜嘴了……

結婚前,我們女人找對象的標準是:他要能給我安全感...結婚10年,老公卻好像先實現了這個願望

結婚前,我們女人找對象的標準是:他要能給我安全感...結婚10年,老公卻好像先實現了這個願望

以前,我也曾是那個連油表燈亮了都不敢再開1公尺的小蘿莉,如今這一身爺們兒氣質不也是拜父子倆所賜。別管碰到啥故障都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孤狗,勇敢地嘗試各種辦法,只要能趕緊搞定,別耽誤我接孩子,讓我鑽車底下都成。

「我怎麼可能用現金去買不動產!」富商的一頓痛罵,讓我察覺有錢人致富關鍵

「我怎麼可能用現金去買不動產!」富商的一頓痛罵,讓我察覺有錢人致富關鍵

編按:21世紀之後,歐洲、日本等經濟體由於通貨緊縮問題日益嚴重,傳統的貨幣政策已無法改善經濟狀況,再加上貨幣升值對於出口不利的隱憂,負利率政策逐漸成為這些政府促進經濟的手段。

有錢人真的跟你想得不一樣!身價230億,他砸9千萬玩線上遊戲,卻穿Uniqlo的衣服

有錢人真的跟你想得不一樣!身價230億,他砸9千萬玩線上遊戲,卻穿Uniqlo的衣服

作者cis,被日本媒體譽為「憑一己之力撼動日經平均指數的男人」,他的每一筆交易都帶有巨大的影響力。 沒有富爸爸和顯赫家世,cis出生於1979年3月。2000年夏天升上大四時,開戶存入300萬圓,開始投資股票。2001年法政大學畢業後,進入親戚開的公司上班。2002年開始玩股票當沖,資產一度銳減至104萬圓,但是自從改變投資心法後,開始持續獲利,於2004年6月辭職,當時的資產為6000萬圓。 後來成為專職操盤手,2004年底前已賺到2億圓,2005年底更高達近30億圓,躋身於頂尖的操盤手之林。2018年11月的資產總額為230億圓。 (※編按:本文所提金額均為日圓。)

一年光靠中信金就賺387萬!股市肥羊:我從不害怕賠錢,炒股賺錢的關鍵就是...

一年光靠中信金就賺387萬!股市肥羊:我從不害怕賠錢,炒股賺錢的關鍵就是...

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你可以質疑本肥羊炒股錢賺得太少,但絕不能懷疑本肥羊「炒股總是賺錢的誠信」。為了取信所有人,我每次不管是演講、上電視或被雜誌採訪時,都會拿股票存摺出來,請所有觀眾鑑定真假。股市名師有義務向所有人展現自己炒股賺錢的證據,如果做不到的話,就不用出來混了。

他45歲學存股,3年半220萬變1000萬,還能「年年領股利」:沒符合5條件,股價再便宜都不買

他45歲學存股,3年半220萬變1000萬,還能「年年領股利」:沒符合5條件,股價再便宜都不買

45歲以前,完全不懂投資的高師範工業科技教師謝士英,2000年,受到《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和傻瓜投資法的啟發,才開始學投資。 45歲那年,謝老師立志50歲破千萬,第一年以220萬元本金投資,第二年變440萬元,第三年變880萬元,三年半就變1,000萬元,不到5年的時間,就提早實現目標。這麼厲害,他是怎麼辦到的?

《富爸爸,窮爸爸》一間房子可能是資產,也可能是負債!拒絕這些「假資產」,才能真的變有錢

《富爸爸,窮爸爸》一間房子可能是資產,也可能是負債!拒絕這些「假資產」,才能真的變有錢

富爸爸常說:「當銀行家跟你說你的房子是資產時,他不是在說謊,只是沒把事實告訴你而已。他沒說的是,你的房子是銀行的資產,不是你的。」

每年投資12萬,30年後可以有多少?淡大教授:一個方法實現年化報酬率15%,多賺4千萬

每年投資12萬,30年後可以有多少?淡大教授:一個方法實現年化報酬率15%,多賺4千萬

編按:淡大土木工程教授葉怡成29歲取得博士學位,30歲曾買過基金,因忙於教書加上謹慎的個性,讓他遲至41歲才鑽研證券投資分析並投入股市。起步雖晚,但他自創一套選股公式,實現年化報酬率15%的目標。

每天吃5餐照樣瘦!一輩子不復胖的「1:1間歇式減重法」,1年減掉12公斤

每天吃5餐照樣瘦!一輩子不復胖的「1:1間歇式減重法」,1年減掉12公斤

如果你被體重問題搞得筋疲力盡,那麼你並不孤單。我在雪梨大學主導瘦身研究長達15年,幫助無數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齡層的患者,而他們唯一的共同點便是:減肥失敗。

你不願意花的錢,政府替你花!國債、降息、振興劵...政府真的能用政策讓景氣變好嗎?

你不願意花的錢,政府替你花!國債、降息、振興劵...政府真的能用政策讓景氣變好嗎?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包含台灣在內的各國政府與央行也用力撒錢救經濟,但這樣的做法是有用的嗎?政府真的能用政策讓景氣變好嗎?經濟學角度這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