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仍然很高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仍然很高共有23項結果
政治社會

「囤房稅」改全國歸戶、稅率最高4.8%明年起實施...實現居住正義346萬戶房屋稅反減輕!

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7/6)拍板通過新一波「健全房市措施」,其中以「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為政策主軸,「囤房稅」將從現行個別縣市歸戶改為「全國歸戶」,且將非自住住家稅率從1.5%至3.6%間調升至2%至4.8%間。財政部評估新制預計在2024年7月上路實施、2025年5月開始課稅,將有36萬戶因此增加稅負、346萬戶則反而減輕。此外,央行日前推出的自然人於六都、新竹縣市購置第二戶住宅貸款成數上限為7成新規,引發換屋族恐慌。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考量到此族群換屋需求,近期會持續和銀行研議提出一套對銀行實務可行的方案,以解決這類換屋族群實際的資金需求。陳建仁表示,為能更周全地照顧住者需求,居住政策需因應市場狀況推動調整、滾動調整,請相關部會密切掌握市場發展,持續研議精進措施,以擴大對民眾照顧、落實居住正義,打造溫暖更堅韌的台灣。

日期:2023-07-07

國際總經

美國通膨再現!5月PCE增推升Fed升息機率,人民幣震盪走低…陶冬:貶值非壞事,可助打破通縮

美國PCE通膨打破了江湖的寧靜,通膨交易重現江湖。美國五月份美國核心PCE上漲了4.7%,通膨壓力不降反升,大大出乎市場的意料,過去兩周強勁數據也被重新翻出來,印證美國經濟仍然過熱。期貨市場的價格顯示,聯準會在六月會議上不得不再升息25點的概率,在一周內從18%上升到69%;兩年期公債利率也在一周內攀升了近20點,美元匯率大漲。

日期:2023-05-28

國際總經

Fed會議紀要「2年來罕見偏鴿」!續升息打通膨、警告美股估值過高…一文看懂鮑爾想什麼

今周刊編按:聯準會 (Fed) 週三 (22 日) 公布最新會議紀要顯示,聯準會官員傾向支持進一步升息抑制通膨、警告美股估值過高,以及擔憂債務上限談判過長恐帶來重大金融風險,美股三大指數全收黑,道瓊下跌 85 點,標普微跌0.16%,費半下滑近0.5%,那指逆勢收紅。 台股週四(2/23)一開盤大漲超過130點,指數最高來到15551點,暫時收復月線。

日期:2023-02-23

國際總經

美國連出強勁數據,擊穿華爾街信心!通膨與利率終極水準到哪?陶冬:在角力中,聯準會贏了

數據風暴,擊穿了華爾街交易員的信心,掀起重新評估聯準會利率週期的浪潮。

日期:2023-02-19

科技

特斯拉練兵

算到12月5日,今年以來,電動車龍頭特斯拉的股價已經跌掉54%,大環境不佳,其他傳統車廠的股價當然也難免下挫,但與福特、福斯、豐田、日產等相比,這家站在電動車大浪最前沿的龍頭,股價卻還是掉得最猛最慘。

日期:2022-12-07

國際總經

歐洲逢500年大旱,運費日漲30%「太瘋狂了」!萊茵河瀕斷航,2原因「整個歐洲都將淪陷」

500年未見的乾旱、近50年新高的通膨,加上一場史上最嚴重的能源短缺危機,三大衝擊,正逐步升級成一股完美風暴,襲向整個歐洲大陸。究竟,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面臨什麼樣的困境?歐洲經濟又為何告急?

日期:2022-08-31

國際總經

聯準會才烙話不惜代價遏制物價,很難馬上轉身…陶冬:3件事主導Fed政策力度和長度

上週五,市場的衰退警覺陡然升級。S&P全球PMI從六月的52.3驟降到七月的47.5,全球性經濟衰退的警號響起。其中美國的服務業PMI和製造業生產PMI均跌到榮枯線之下,歐洲的製造業PMI也跌到榮枯線之下。受到消息的影響,資金再次調整升息預期,美歐債市大幅上揚,美股下挫。除此之外上週還出現了兩大意外,一是義大利執政聯盟三大政黨一齊撤回對政府的支持,總理德拉吉宣布辭職,一是歐洲央行出人意料地大碼升息,歐洲經濟雪上加霜。

日期:2022-07-24

全台防疫報導

別把Omicron當感冒!這2類人重症率還是很高 疾管局前局長:台灣要和病毒共存要等「這時候」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單日爆發82例本土確診,全台7縣市都有確診足跡,不明傳播鏈與感染源持續增加中。前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今受訪時直言,台灣已經無法靠精準疫調圍堵病毒擴散,只能尋求被動「減災」、難以主動「清零」,應觀察新冠病毒「流感化」的速度與趨勢,透過疫苗與抗病毒藥物,與病毒和平共處。蘇益仁強調,台灣仍有20%左右長者尚未接種基礎劑,且「65歲以上長者」及「高危險群人口」兩族群,即使接種完二劑仍有高比例重症率與死亡率,直言台灣目前還沒滿足與病毒共存的要件,呼籲民眾仍要確實防疫、儘速接種第三劑疫苗。

日期:2022-01-22

國際總經

產業追蹤》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深度剖析晶片荒 庫存仍緊 供應無虞得看後年

「儘管我們已經看到供需失衡有所改善,但晶片短缺的問題,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解決。」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如此表示。

日期:2021-12-22

國際總經

大咖論點》高盛首席經濟學家 VS.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 激辯通膨、升息、債市投資

過去一年,當美國CPI年增率從二十年新高、三十年新高,來到十一月份的近四十年新高之際,對通膨恐「失控」的憂慮,逐漸從美國蔓延到全球金融市場。

日期: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