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USR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USR共有63項結果
讓室內設計產學合作再進化
品味收藏

讓室內設計產學合作再進化

在室內設計的世界裡,學術與業界往往像是兩條平行線,彼此遙望卻難以交會。從早期師徒制到學院教育師生制的轉變,許多設計師在進入業界之學徒制風氣才發現,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和現場實作之間仍有一段不小的距離。許本上教授憑藉45年前一個木工學徒掙扎到從業經歷與教學熱忱,致力於彌合這道鴻溝,讓學生不僅擁有理論基礎,更能在實戰中發揮所學。

日期:2025-06-09

東海大學勇奪《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四項大獎 永續報告書奪首獎 張國恩校長:我們是一所有使命感的大學
教育

東海大學勇奪《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四項大獎 永續報告書奪首獎 張國恩校長:我們是一所有使命感的大學

東海大學於2025年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中一舉奪下四項大獎,成為全台獲獎數最多的私立大學。其中,東海更以《大學永續報告書》獲得報告書組首獎,為全場最高榮譽。校長張國恩於典禮致詞時表示:「一所大學的價值,不是看它獲得多少榮耀,而是看它是否始終記得為誰而存在。東海之所以能做這些事,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忘記,我們是一所有使命感的大學。」

日期:2025-04-08

台灣成超高齡社會,如何對抗孤老、失智症? 英國推「社區處方」逾30年,替緊繃醫療體系減壓
健康

台灣成超高齡社會,如何對抗孤老、失智症? 英國推「社區處方」逾30年,替緊繃醫療體系減壓

臺灣將於2025年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活得久」本應是值得雀躍的事,但要能同時「活得好」,就成為跨領域專業者的挑戰與共業。各種實證數據顯示,社會參與及社會支持對個人健康生活之影響多面且深遠,包括衰弱症、憂鬱症、失智症等等。因此,「社會融入」就成為超高齡社會對抗孤獨老、老老照顧等問題的的工作目標。21世紀以來,在後現代個人主義及科技資訊社會的交互影響下,「宅」成為年輕世代的流行語及生活模式。然而,歲月累積的社交孤立,讓長者缺乏人際接觸、家庭溫情或社區支持,儼然成為隱藏版的健康殺手。COVID-19疫情更加劇了長者「與世隔絕」的問題。傳統醫療通常以治療個人疾病為目標,超高齡社會的健康照護應更關注支持體系和健康促進。為此,醫療系統應以跨領域全人照護的社區共生為政策核心。近年來,英國「社會處方箋(social prescription)」促使「社區共生」的理念,逐漸散播到全球各地,並依其落實的在地條件與社會人文結構,而發展各種全球在地化模型,關注身、心、福祉、環境的交互關注與資源整合。本文介紹英國制度原型,並分享臺灣在地發展「社會處方」的成功模式。

日期:2025-01-27

出席臺北聯大城市論壇...蕭美琴:由政府做後盾、合作「上架臺灣」成AI應用領航者
教育

出席臺北聯大城市論壇...蕭美琴:由政府做後盾、合作「上架臺灣」成AI應用領航者

副總統蕭美琴、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教育部政次葉丙成周日(11/24)出席「2024臺北聯大城市論壇」,活動由台北聯合大學系統校友聯合會所舉辦,黃彥男、葉丙成也在活動享AI未來的趨勢與應用。蕭美琴致詞表示,面對全球AI浪潮和產業轉型,政府會在政策、資源配置、法規建置及治理等方面成為大家的後盾。她期盼大家跨領域、跨專業、跨世代共同合作,讓臺灣成為各領域AI應用的領航者,在世界上架台灣。

日期:2024-11-25

從繪本到大學USR 環境部用教育推動淨零綠生活  個人行動可帶來8%減碳目標貢獻
生活消費

從繪本到大學USR 環境部用教育推動淨零綠生活 個人行動可帶來8%減碳目標貢獻

「自綠生活與環境部的推動息息相關,並與賴清德總統的希望工程相扣,特別是關於2050年淨零綠色成長及轉型的業務。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皆在積極推動綠生活。」十月底,環境部綜合規劃司司長洪淑幸在今周刊舉辦的「自綠生活節」中發表致詞,並宣示了環境部的決心。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是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10月24日,賴清德總統在氣候變遷委員會宣布,將推動政府機關設立永續長,並計劃於11月舉辦永續長聯盟共識營,涵蓋中央與地方政府。永續長的首要目標是進行政府機關的碳排查,透過數據分析找出有效的減碳措施,進而帶動全體民眾的減碳行動。第二步則是推動綠色採購,促使政府選擇環境友善產品,並與聯合國的氣候行動目標接軌。

日期:2024-11-07

成政治角力槓桿的禁伐補償  僅8%原民請領  總預算卡關  肉桶立法不應成國會主旋律
政治社會

成政治角力槓桿的禁伐補償 僅8%原民請領 總預算卡關 肉桶立法不應成國會主旋律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遭在野黨聯手擱置,拖延一個多月未實質審查,作為導火線的原住民禁伐補償修法,被質疑圖利少數人。當國會陷入空轉,全民利益誰來顧?

日期:2024-10-23

年輕人住不起...台北即將成為「超高齡城市」!地方創生教母陳美伶:找出在地DNA,讓人口回流不外流
傳產

年輕人住不起...台北即將成為「超高齡城市」!地方創生教母陳美伶:找出在地DNA,讓人口回流不外流

編按:「地方創生教母」陳美伶致力扶植、推動台灣地方創生。她將地方創生視為台灣的新價值與新時尚,不但要振興地方經濟,活化地方軟體基礎建設,更要讓人口回流不外流,代代可過著「在地」的幸福生活。在她眼中,台灣三百六十八個鄉鎮市區,處處都有創生的能量與各自的優勢,只要自信的走出來,找出屬於自己的DNA,發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就有機會被看見,在Web3的世界,愈在地,反而愈能走向國際。以下,就是在她的新書 《在地的幸福生活: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PART II 》中,關於台北市這個首善之都的地方創生故事。

日期:2024-06-28

台灣尤努斯基金會推動社會創新,連四年舉辦競賽鼓勵青年投入,開始徵件
教育

台灣尤努斯基金會推動社會創新,連四年舉辦競賽鼓勵青年投入,開始徵件

台灣尤努斯基金會長期在台推廣社會型企業的公益商業模式,期盼透過更有效率的方式解決社會議題,為鼓勵更多青年投入永續創業,基金會即將辦理「第四屆台灣尤努斯創新獎」,即日起至6月3日(一)開放報名繳件。社會組最高獎金16萬元,學生組最高獎金10萬元,總獎金高達65萬元。

日期:2024-04-01

「壯世代」還有第三生人值得追求!社區大學、樂齡中心...中高齡者有哪些公共學習資源一次看
教育

「壯世代」還有第三生人值得追求!社區大學、樂齡中心...中高齡者有哪些公共學習資源一次看

「戰後嬰兒潮正在步入高齡化,這對個人、家庭、社區及社會都深具意義,不須等待政府的服務或依賴長照,我們都應該提前為面對老化進行準備,尤其在長壽化之下,這群『壯世代』還有第三生人值得追求」。

日期:2024-01-28

面對老化,你做好準備了嗎?《學老誌》第二期於北大退聯會正式發表,鼓勵退休教職員健康學老
政治社會

面對老化,你做好準備了嗎?《學老誌》第二期於北大退聯會正式發表,鼓勵退休教職員健康學老

臺北大學退休教職員聯誼會第5屆第1次會員大會於2024年1月6日,假臺北大學民生校區教學大樓九樓舉行,現場貴賓雲集,包括林鍾沂會長(前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臺北大學校長李承嘉、前校長薛富井教授、前校長林道通教授、副校長陳達新等皆親自出席。會中並邀請社科院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進行專題演講,主題為「從高齡服務到高齡雜誌的創刊 — — 臺北大學社會實踐的回顧」。

日期: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