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財經全觀點

林全
美國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 曾任行政院主計長與財政部長。

文章列表 83筆,顯示第4頁/4頁

改善投資環境不能只做半套

改善投資環境不能只做半套

改善投資環境只注重低稅負與土地取得,等於只做半套。政府效能、法規與國際接軌、市場自由度及海外人才晉用等,才是真正考慮。

五都改制弱化地方自治

五都改制弱化地方自治

這次直轄市所屬鄉鎮市改為官派機關,凸顯台灣的地方自治尚有改善空間,提升政府競爭力應該從落實地方自治切入。

財劃法不能解決的問題

財劃法不能解決的問題

若要地方政府增加收入,應該回歸地方自治,設法創造地方稅源與稅課。五都升格竟然修改公共債務法,擴大地方舉債限制。殊不知此舉只是逃避問題。

排富不等同公平

排富不等同公平

學費齊一政策增列排富門檻,難道這些人都沒繳稅嗎?事實正好相反,繳稅多反而得不到一視同仁的政府服務,這不是公平,是不公平。

富士康事件考驗鴻海危機處理

富士康事件考驗鴻海危機處理

鴻海集團的後續挑戰必須放在塑造企業形象,讓外界充分認知,富士康與「血汗工廠」其實有所區隔,才能做到成功的危機處理。

正視經濟弱勢者需要的理財知能

正視經濟弱勢者需要的理財知能

我們也許會聽到一種說法,理財是有錢人的問題,窮人根本無才可理。 其實,不論窮人或富人,他們都有不同的理財課題必須面對。

二代健保費率反映的心態

二代健保費率反映的心態

根據二代健保方案,月付保費7萬5千元的四口之家,一年支出90萬元,保險受益付費精神盡失。 症測反映的民粹心態,已不證自明。

產業創新無須特別立法

產業創新無須特別立法

對中小企業增雇員工給予補貼,和產業創新扯不上關係,不但違背法律應有的安定性原則,而且模糊焦點,讓人不知道是為產業創新立法,還是為拯救失業立法。

財產稅淪為打壓房價政策工具

財產稅淪為打壓房價政策工具

提高房屋稅或地價稅等財產稅會減損不動產的持有價值,造成房地產價格下跌。由於財產稅每年都必須繳納,所以租稅負擔一旦提高,預期未來每年所增加的租稅,就會全數反映為當期房地產的價值減損。這種現象稱為租稅資本化。從這個觀點看,提高財產稅的確是打壓房價的有效手段。

健保費率調漲背後的憂慮

健保費率調漲背後的憂慮

這次健保費率調漲的負擔對象只有少數納保人,他們很多是中產階級的薪資所得者,並非高收入族群,增加這些人的負擔,不符合普遍原則與量能原則的公平標準。

沒有巫師,春天依然來臨

沒有巫師,春天依然來臨

觀察歷次房價狂飆與市場變化的資料,高貨幣供給成長率以及低利率水準,才是促成歷次房價上漲的主因,此次房價上漲也不例外。

資金回流的迷思

資金回流的迷思

缺乏適當的投資環境與機會,海外資金回流不但增加游資范濫而無助於投資機會,往往還湧向房市與股市,帶著資產泡沫化風險。

節稅管道取消後的配套在哪裡?

節稅管道取消後的配套在哪裡?

企業界如今反應的員工分紅問題,其實不是分紅應否費用化,而是節稅管道取消後,企業吸引人才的下一步要如何繼續。

半世紀不變的政策思惟

半世紀不變的政策思惟

如今台灣經濟環境與政策目標已改變,但是政府的產業發展策略與政策工具卻始終僵化不變。

獨居老人也要繳豪宅稅?

獨居老人也要繳豪宅稅?

中低收入者為了節省通勤成本,只得承擔高單價的房屋,如今若因豪宅稅而受到懲罰,恐怕不會心服。

缺乏地方自治的地方選舉

缺乏地方自治的地方選舉

中央過度介入使地方自治難以落實。而缺乏自治的地方選舉,除被解讀為中央選舉的前哨戰外,其他意義實在有限。

消費者不知不覺  媒體後知後覺

消費者不知不覺 媒體後知後覺

在人命關天的進步社會,食品衛生安全的管理一向不容疏漏;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恐怕離進步社會還有一段距離。

競爭力不提升就難有MOU利多

競爭力不提升就難有MOU利多

如果台灣金融機構一窩蜂登陸,都只是打算搶做台商的業務,卻沒有能力與國際級的銀行競爭其他業務,那麼利多必然有限。

ECFA的兩難

ECFA的兩難

若不簽訂ECFA,台灣該如何才能擺脫被邊緣化?若執意簽訂,則台灣日後與他國洽簽FTA仍遭對岸杯葛時,邊緣化的危機可能更嚴重。

台灣創新力的老化危機

台灣創新力的老化危機

某些研究指出,日本從90年代開始陷入長期衰退,其實與人口快速老化有關。這個論點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