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司徒達賢

司徒達賢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所系專任講座教授; 代表著作有《司徒達賢談個案教學》、《管理學的新世界》、 《策略管理新論》、《為管理定位》等。

文章列表 131筆,顯示第2頁/6頁

商管教師如何自我成長

商管教師如何自我成長

「活到老、學到老」,一名企業管理教師想要更加成長、精益求精,可透過企業實習、質性研究及互動教學,了解業界趨勢、聽取學生想法,精進自我。

國家競爭力取決於人民品格

國家競爭力取決於人民品格

管理困難,不但是「文化差異」,更關乎「人民品格」;社會若不設法提升整體水準,不僅人才難得,國家競爭力也難升。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組織規模擴大,必然帶來專業分工,當企業要推動創新專案時,需要各部門配合;如果高階沒有整合能力,部門各行其是,極可能造成重重障礙,導致專案不了了之。

你們家是一言堂嗎?

你們家是一言堂嗎?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在家族企業中,領導人不妨多聽聽部屬或子女的意見,提升他們的參與感,也讓自己的想法更開放。

用心做事就能成長

用心做事就能成長

主管是怎麼變得厲害?原因是他們都「終身學習」。會讀書未必會做事,如何愈來愈能幹?關鍵在於:「事事用心」。

難以兩全的金字塔

難以兩全的金字塔

現代大學教師在教學上,被大眾期待要「廣博」,但同時被賦予「研究」的重要任務,要當「教育者」還是「知識的創新者」,實際上難以兩全,社會應有所取捨。

我們需要更多的創業家

我們需要更多的創業家

企業活力總會隨時間消退,因此必須仰賴能開發新技術及新需求的新興企業,只是現今創業家所面臨的形勢更具挑戰性,其中可歸納出三大原因……。

與部屬共同成長

與部屬共同成長

主管未積極當部屬的教練,可能是擔心部屬學太快,或不知道怎麼教,或部屬難溝通,但各層級間不傳承知能,企業競爭力就難以延續,解方就在於主管的心態。

長輩們,放下「嚴父」的心態吧!

長輩們,放下「嚴父」的心態吧!

華人傳統親子關係沿襲下,產生一代代的嚴父,特別是在家族企業裡,如何放下權威,學習傾聽第二代的心聲,將會讓接班傳承更為順利成功。

策略教師需要哪些知識基礎?

策略教師需要哪些知識基礎?

策略牽涉到許多層面,除了要配合外在環境,也要對商業發展歷史有一定了解。 因此,策略管理的學者對於產業經濟學、法律環境……,都必須涉獵。

新創事業必須展現整合力

新創事業必須展現整合力

創投事業前途充滿不確定性,除了具獨特的技術或知能,必須整合管理制度、產業網絡及投資者分歧意見,才能有基本的立足空間。

「分身有術」才能突破成長瓶頸

「分身有術」才能突破成長瓶頸

當創業家成長到一個階段,若還將事事攬在身上,不敢放權,很容易忙出問題。建立一個信任的核心團隊,適度授權,才能創造絕佳的團隊綜效。

接班人為何比較保守?

接班人為何比較保守?

企業新領導人接班後,更重視決策的制度化,也更會尋求組織內部共識,結果是投資決策出現「大贏」或「大輸」的機率都會降低,原因出在哪裡?

管理學應向大貿易商學習

管理學應向大貿易商學習

大貿易商必須注意上游最新技術發展、了解下游的需求,而後有效整合各種供需,「管理學」的角色定位,亦近似於此。

企業家傳的老闆學

企業家傳的老闆學

家族企業接班人所受的管理教育,與企業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其中,對外關係與對內領導的經營智慧和手腕,則是一門需要家族長輩提點傳授的「老闆學」。

創業家的思惟與行動

創業家的思惟與行動

大型企業如何培養接班人?高階專業經理人不可或缺,但比起懂得抓住機會的創業家,卻少了開發、爭取商機的聯想力;而創業家的即興表現,往往無法在職位上久任。

理性思辨從聆聽開始

理性思辨從聆聽開始

社會充滿具爭議性的議題,透過溝通進而理性思辨,是社會前進的先決條件;然而,溝通包括「說」和「聽」,專心地聆聽,才能夠體會發言者的思路邏輯。

企業價值觀與永續經營

企業價值觀與永續經營

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就像親子之間的觀念傳承,靠父母的身教,比口頭說教有效,接班人必須長期觀察現任經營者的決策過程,才能漸漸體會經營理念。

樂見一流大學開始重視行銷

樂見一流大學開始重視行銷

招生不足衝擊!設法「行銷」吸引僑生、外籍生就讀,成了國內大學新功課,但行銷不等於廣告文宣,如何透過教育「為學生創造價值」,一流大學也不容忽視。

「聽說讀想」才有論述能力

「聽說讀想」才有論述能力

寫作是作者呈現自己思想的一種方式,既然是「產出」,勢必有「投入」。因此,先大量吸收別人的思想,透過讀、聽、想、說的整合,才有內容可以寫。

台灣的翻轉  早已是國外常態

台灣的翻轉 早已是國外常態

學生課前閱讀,課堂教師指導,師生互動討論,這在國外許多學校是正統,而非翻轉。 而教學品質的關鍵,在於教師如何將知識連結實際問題,甚至人生,讓學生獲得啟發。